查看原文
其他

做托起雏鹰高飞的翼下清风 ——记江苏省先进工作者高青

江苏民盟 2022-07-27
致敬先进工作者

4月30日,2021年江苏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南京召开。民盟徐州市教育教学研究支部主委高青荣获“江苏省先进工作者”称号。



人物简介

高青,女,1973年11月生,大学学历,硕士学位,副教授,中国民主同盟盟员。现任徐州市政协第十五届委员会委员,民盟徐州市教育教学研究支部主委,徐州市教育局“学讲计划”推进工作办公室主任、徐州教育局区域课改工作办公室主任。




 深耕教育 课改先锋

高青曾在徐州高等师范学校任教务处处长、语文教师多年,先后被评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骨干教师、省优秀教育工作者、徐州市劳动模范。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优质课一等奖,发表论文近百篇,连续多年被评为“学生最喜爱的教师”,为徐州乃至淮海地区培养了一大批教师人才。徐州是江苏的教育大市,体量庞大,基础相对薄弱。为改变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一项名为“学进去 讲出来”教学方式改革行动计划的区域课改在徐州大地吹响了号角,这是一场被权威媒体称为“教育的淮海战役”的改革行动,“学讲计划推进办公室”也应运而生。2015年,高青从徐州高等师范学校调入徐州市教育教研室工作,负责徐州教学改革项目“学讲计划”的顶层设计和推进。

在这样一个地级市整体推进课改,任务艰巨、压力如山,任何一点失误都会引起极大的反响。很多人对高青的选择百思不得其解,但对高青而言,无论是课改本身面对的困难和阻力,还是工作岗位变化带来的不解和质疑,都只有一种回应方式,那就是“行动,再行动”。无数个不眠的夜、无数次忘记时间的讨论,换来了一份份沉甸甸的课改方案、一个个科学完备的行动计划、一本本厚重坚实的成果作品。她和她所在的办公室,成了区域课改的策源地、发动机。在教育局、教研室的领导和支持下,她组织策划市级以上大型学术活动30余次,深入基层学校500余所,足迹遍布徐州市11个县(市)区80多个乡镇,每年听课都在120节以上。2016年,徐州成为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合作共建的课改实验区。作为实验区工作的具体负责人,高青坚持以服务为宗旨,积极组织教学改革项目在徐州推进。5年来先后有12个国家级课改项目落地徐州,156所学校成为项目学校,十余项成果获全国推介。课标组核心专家王祖浩、郑桂华等一次次来徐指导、培训,整体提升了徐州基础教育的研究层级和培训水平。行动的延伸就是反思和总结,在她的直接组织参与下,徐州课改成果出版专著8部,总结优秀课改案例、课例近300个,材料近百万字。

高青所在团队取得区域课改的重大突破,项目2017年获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2018年获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高青作为徐州和教育部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共建徐州课改实验区的项目直接负责人,大力推进课改项目在徐州的落地,4年来立项部级课题32个,取得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大进展。高青个人被聘为教育部课程中心教材使用监测专家和深度学习项目指导专家。古典文学教学专著《最美的约会》获评南京图书馆“陶风图书奖”。“个人工作只是一段经历,关键是你能为后来者留下什么。”这是高青常说的一句话,在她看来,一个区域的教育质量就是无数成果的积累,无数实践的总结,无数经验的分享。



 关爱留守儿童 聚焦乡村振兴

高青深谙乡村教育的短板及其在乡村振兴中意义。乡村振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问题,而乡村教育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石。要利用民盟教育主界别优势,为乡村教育、为留守儿童做些事,并藉此探索教育公平的路径。对乡村教育和教师的关注,更是她教育情怀的集中体现。她总是说,徐州城乡二元结构鲜明、乡村教育体量庞大,没有乡村教育的振兴,就不会有徐州基础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高青多次参与新疆奎屯、青海海南、甘肃天祝的支教工作。带领支部盟员关注乡村教育,利用业余时间深入乡村教育薄弱地区200多所中小学校,开设讲座100余场次。经过深入调研,高青选择了有代表性的塔山小学作为实验田。塔山小学是徐州市贾汪区一所农村小学,京杭运河从镇中穿过。在校1400余名学生,有留守儿童近400名。在这里,她看到了中国乡村教育最可宝贵的东西,那就是在沙漠里绽放、在草丛中唱歌的坚守和勇气。

在民盟徐州市委的支持下,借助民盟教育主界别力量和优势,2019年在贾汪区塔山镇中心小学发起关注留守儿童“‘1+1’共读”活动,探索助力乡村教育振兴的有效路径。



搞一次活动很容易,坚持很难。但也只有在坚持中,教育的力量才能慢慢显示出来。每月一次,高青带领支部盟员和徐州高等师范学校的学生,利用周末来到学校,开启与留守儿童的“共读”之旅。他们自费购书,和孩子们一起读书、游戏、谈心,度过了一段段愉快的时光。在他们的策划下,一项叫“你写我画,共同成长”的活动悄然开始了。徐高师的学生为塔山小学学生创作的儿童诗配上了一幅幅精美的图画,这些画与诗相形益彰,生动的表现了孩子们喜怒哀乐以及对未来的憧憬。师范生们还用“书信”搭建了一座爱的桥梁,洁白的信封,娟秀的字体,小小的插图,传达着对这里孩子的牵挂和关爱。每一次的“共读”活动,大家都会被孩子们感动,每一次相遇都会点亮彼此的生命。“来得越多,越觉得自己做的太少,时间越久,越觉得彼此不能割舍。”高青说。

在高青的帮助下,塔山小学老师自主创办的“童诗社”成为撬动学校办学质量提升的支点,学校不仅用儿童诗的阅读和教学为乡村孩子打开一扇精神的天窗,还以“儿童诗”为切入点,提炼出“办走向自我完成的教育,让每个生命遇见最美的自己”的办学理念。2019年12月,塔山小学“儿童诗教学”被评为徐州市十大教学成果。



2020年初,新冠疫情打乱了“1+1”共读活动的节奏,但没有阻隔相互的牵挂。在得知部分学生复课缺少口罩后,她积极协调,为学校送来10000只口罩及消毒用品。在她的带动下,徐州民盟多个基层支部、30多位盟员也加入到活动中,这种帮扶模式也受到徐州教育界广泛关注和推广。

路庄教学点是丰县最偏远的只有不足百名学生教学点,高青来了5次;贾汪塔山镇中心小2019—2020两年时间,她到了15次;全市课改先进集体和个人评选,她曾一口气跑过30所乡村学校,搞调研、做培训、引项目。2019年她撰写的《办好新时代乡村教育》发表在核心刊物《基础教育课程》,引起较大反响。




  积极建言献策 勇担社会责任

高青作为徐州市政协委员和民盟徐州市教育教学研究支部主委,以社会责任为己任,积极参政议政。撰写提案议案近30份。“整合资源提升教师培养质量”等3份提案被《徐州智库》收录,“校地合作打造中小学社会实践课程基地”“新时代徐州汉文化深度融合发展”等提案被多部门办理。

疫情防控期间,她撰写《非常时期,上好“家国情怀、公民素养”第一课》、《立足长远,系统设计,形成线上学习新常态》等建议得到徐州市教育局高度重视和积极落实。教研室录制的线上、线下开学第一课,收看人次突破百万,产生广泛社会影响。



在政协徐州市第十五届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高青提出随着网络的发展及手机的普及,公用电话亭年久失修、功能落后。废旧电话亭的处置是城市发展中必须实现的“时代突围”,也考验城市管理者的公共服务意识与能力。她认为要整体规划,分类处置,做到因需制宜。要服务为本,拓展功能,做到惠民便民。要以文化人,有机融合,做到相得益彰。要强化管理,提升水平,做到共建共享。

同时,高青还积极参与江苏民盟教育论坛,多篇论文获省、市表彰。2019年高青被民盟江苏省委授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暨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先进个人”。她所带领的民盟徐州市教育教学研究支部在2020年被民盟中央表彰为“盟务工作先进基层组织”。



高青说,她最喜欢习近平总书记的那句话: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她愿做一颗小小的铺路石,用最低的姿态,尽最大的努力,做最高的托举。她相信,在无数颗石子的铺垫下,徐州教育一定会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供稿:徐州民盟

编辑:凡海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